股票的内在价值,就是在某一时点股票的公允价值,在数值上它等于均衡市场中股票的市场价格,从中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要围绕它上下波动。有人反对这个概念,认为与现有的经典西方经济学股票价值的概念(即企业的价值)不一致,容易导致思维混乱,但我还是喜欢用股票内在价值这一概念,因为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股票投资的真谛——寻找股票的内在价值,对投资者树立股票价值投资理念非常有好处。概念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要看基于概念的结论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论证结论的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在行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遵循概念的一致性)。
股票的内在价值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对股票的内在价值都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用市盈率、市净率等方法预测股票内在价值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因素主要有:股性(是否活跃、波动率与系数)、行业及行业的成长性、板块及板块的特性、重组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股本结构、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管理状况、营销状况等等。
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相对价值法,也叫无风险套利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即如果A股票与B股票内在价值是一样的,A股票的价格是10元钱,B股票的价格是20元钱,那么就存在无风险套利——卖出B股票,买入A股票。如果A股票与B股票内在价值不是一样的,那就要将二者进行比较,将表面看来不可比的因素化为可比的因素,例如行业这个变量是不可比的,如果认识到行业的实质是成长性,不同的股票成长性不同,对行业的比较就可以归结为对成长性的比较了。对各因素综合比较的结果是得出A股票与B股票内在价值之间的一个比值关系。如果A股票与B股票的市场价格不符合这一比值关系,就说明市场存在风险套利机会。均衡的市场是没有无风险套利机会的,但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证券市场是完全意义的均衡市场,无风险套利的结果是使证券市场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使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除非有新的因素出现导致市场发生新的非均衡。
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理论价值,也即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研究和发现股票的内在价值,并将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比较,进而决定投资策略是证券研究人员、投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由于未来收益及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各种价值模型计算出来的内在价值只是股票真实的内在价值的估计值。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供求关系的变化等都会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收益,引起内在价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