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扫六合(天下),虎视何雄哉!”二千多年来,人们对秦始皇——中国最早的皇帝,尽管有誉有毁,褒贬不一,但他席卷天下,包举宇内,最早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却一直彪炳史册。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姓赢(ying莹),名政,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赢政是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庄襄王去世,十三岁的赢政被立为秦王,因他年幼,相国吕不韦和太后的宠臣嫪毐(laoai涝矮)专权用事。公元前238年,赢政二十二岁,开始亲理政事。嫪毐乘他离开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附近)外出之机发动叛乱,他迅即平定了叛乱,处死嫪毐。次年,他又罢免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后吕不韦畏罪自杀。自此,秦王赢政牢牢控制了泰国的大权。 战国末期,除了秦国,尚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国富民强,天下无敌。这时由楚国入秦的李斯劝说赢政:“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雄才大略的赢政抓住这个时机,与大臣尉缭、李斯等人一起,制订了对六国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各个击破的战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十年间,全力以赴,消灭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秦朝。赢政自称“始皇帝”,这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废除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等。这些措施对于消除分裂割据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秦始皇勤于从政,日理万机。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一百二十斤(秦时一斤合今半市斤)用竹简写的奏章,不看完不休息;他五次出外巡视,几乎跑遍全国,最后病死于巡视途中。 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王位,二十二岁亲理政务,三十九岁统一中国,五十岁去世。他的一生,尤其是从二十二岁以后,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他不愧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但是,他的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横征暴敛,也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他还用苛酷的刑法镇压、迫害人民,甚至“乐以刑杀为威”。此外,他焚书坑儒,给古代文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在秦始皇的暴虐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一场反秦斗争的大风暴,已在酝酿之中。后人在谈到秦朝灭亡的时候说,秦始皇“身在之时,天下已坏矣”。这确实是恰当的评论。
求采纳
最早的皇帝是秦始皇。“皇帝”名称的由来:秦灭六国后,秦王政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 李斯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他建议秦王嬴政称泰皇, 秦王嬴政听后,认为“泰皇”仍与以前分别不出来,于是去掉“泰”字,留下“皇”,取上古“帝”号,称“皇帝”。自己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但秦只有二世!
秦始皇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活了50岁。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
皇帝?你指的封建制的皇帝还是奴隶制的“皇帝”〔叫大王〕!从秦始皇开始,为封建社会。秦以前为奴隶社会。
秦始皇 (前259年—前210年)又称 秦王赵政 、 祖龙 、 千古一帝 。汉民族实际奠基人、旷世难出的伟大帝王、中华人文始祖。姓赵氏,名政。父亲为秦太上皇(秦庄襄王),母亲为帝太后(其真实姓氏失载,后世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中“邯郸诸姬”四字衍生“赵姬”之称)。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 秦王赵政 即位。九年后(公元前238年),秦王赵政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此后,秦始皇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厉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历经10年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越、齐等诸侯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还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以秦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并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驰道,还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 由于秦的速亡,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在反秦队伍里发迹的。出于政治的需要,汉代文人不免在书籍中对秦始皇以及其秦国刻意歪曲、丑化,以至后来学者基本秉承了这一态度,抨击秦王朝为“暴政”。一代暴君就是这样炼成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十分推崇秦始皇,曾专门写诗给郭沫若,诗中道: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