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就是使用一切可能使用的勘探手段调查地质情况,选择勘探有利地区,找到并探明油气田,为石油开采提供资源和基地。
目前所使用的勘探手段主要有:地面地质调查、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重力勘探、地面磁力勘探、航空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浅钻井、深钻井等等。
怎样使用各种方法进行石油勘探呢?找油工作从哪里入手,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石油是地球历史发展的产物,油气田是油气在地质发展过程中生成、运移、聚集的结果。所以,找油就是应用各种必要的和可能的侦察手段,认识地质构造及其发展特点,达到找到油气田的目的。
虽然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不同类型油气田的勘探方法有所不同。但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大体上都要经过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逐步加深认识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要揭开盆地的秘密,选准找油的主攻方向。了解在地质历史上这个沉积盆地是个什么样的盆地,盆地里面堆积的是什么东西,它的内部结构和基本构造怎样,对盆地有了这些概括的但全面的了解,就可以综合分析生油、储油、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评价盆地含油远景,从而选准找油的主攻方向。
一个盆地的面积一般都有上万甚至几万、几十万平方千米,在这样的大盆地里找油从哪里下手呢?
在一个盆地内开展石油勘探,主攻方向选择是否正确是十分重要的。主攻方向选择不对头,搞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也找不到大油田。
要选准找油的主攻方向,关键问题是对地下石油分布规律有所认识,为此要对盆地的全局有所了解。
揭开盆地的秘密,首先要搞清盆地的基底情况,如基底起伏、基底岩性、基底性质、基底时代和发展历史等等。对基底这些情况认识了,就可以知道一个沉积盆地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样的,它有多长的发展历史。
接下来就是要了解盆地的内部情况。盆地里有什么样的地层?有没有生油层、储油层?盆地内部的结构和基本构造情况怎样?哪儿有背斜?哪儿有断裂?……这些问题要继续进行调查。而了解这些情况主要是用地震勘探与电法勘探等方法。因为盆地中不同岩性的地层的弹性、电性等物理性质不同,各层界面的形态与深度在地震勘探与电法勘探图上就能得到反映。
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虽能告诉人们地下的一些情况,但它毕竟是第二性的东西,常常带有一定的推断性和多解性。对于有没有生油层、储油层及油气存在等一些重大地质问题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答复。要搞清这些问题,必须通过钻井取得第一性资料,钻井包括钻浅井和钻深井。
浅井一般是把地表第四系覆盖层打穿,或钻穿一部分沉积岩层。深度一般百米左右,深的浅井也不过三五百米。浅井取得的沉积岩层的第一性资料能准确地确定钻过地层的时代和性质。还可以解决构造问题,有时可以圈定背斜构造的面积大小等。
要了解盆地深部的地层和岩性就要钻深探井,取得各项地质资料。这种调查盆地全貌的少数几口深探井有人叫基准井。一个盆地一开始进行石油勘探不可能钻很多深探井。因此,深探井的分布要照顾全局,尽量使这些深探井分布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原则上这些深探井要求尽量钻穿全部沉积地层。通过岩心、岩屑、泥浆、气测、荧光、电测井等录井工作,并对岩石样品进行岩石物理性质与岩石化学成分的分析,对全井钻遇的地层剖面中沉积岩层顺序、时代、岩性、基岩状况有全面了解;对生油层、储油层的情况有初步的分析和认识。
最早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勘探队